中方态度坚决,几乎切断欧盟稀土供应,日本火速表态

特朗普一贯以强硬的经济外交著称,而这次他希望通过利用欧盟对中国和印度进行制裁的方式,间接增加其对中国的经济压力。美国早已在某些领域通过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对中国实施了一定的制裁,但特朗普显然认为力度不够,目标不明确。于是,他将希望寄托在欧盟身上,要求其对那些仍在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(尤其是中国和印度)施加更大的经济压力,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。美国要求欧盟对这两国加征100%的关税,作为制裁俄罗斯的“补充”。

然而,这个看似行得通的方案却存在明显的缺陷。特朗普不仅要求欧盟站在美国立场上进行“二级制裁”,而且他的要求过于极端,几乎将欧盟推向了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边缘。欧盟是否愿意屈从于这种压力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尽管欧盟在应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问题上始终处于紧张状态,但对于中国的经济合作,欧盟显然没有足够的决心去斩断这种重要的贸易纽带。

要理解欧盟的两难境地,必须先了解其内部分歧。即使特朗普施加了巨大的外交压力,要求欧盟“站队”,但欧盟内部并非一致对外。许多国家(如德国、法国)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关系,尤其是在高科技和能源领域,欧洲市场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超美国的要求。事实上,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数千亿美元,涉及多个行业,包括汽车、电力、通讯和高科技产业。这些产业的稳定性对于欧盟经济来说至关重要。

完整内容查看视频

评论